大溪社頭 / 樂豳社
樂豳名字來自詩經
樂豳社成立於1927年(昭和2年)由梅鶴山莊林源欽發起,邀集頭寮地方人士為參與農曆六月廿四日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之遶境活動而共同籌組成立。同時由國文學者-林維龍命名為樂豳(ㄌㄜˋㄅㄧㄣ)社,名字取自於詩經,其中<豳風‧七月>取自豳(ㄅㄧㄣ)這個簡樸農村地方,歌詞中描繪此地每年每月農村生活作息詩歌。命名者希望社員們能喜歡古樂,據說當時出陣以演奏北管為主。
坐落大溪三層,社頭文化代代相傳
樂豳社位於大溪三層「頭寮」山區的小農村,早期以農業與礦業為主要經濟活動,此區還有林家的梅鶴山莊與福安宮,所以型塑了樂豳社能文能武的獨有形象。大溪的社頭文化在台灣是非常特殊的,主要由大溪居民依不同的行業別或地域所組成,像是木器與製材業組成的「協義社」、老街區商人組成的「興安社」…等。因此有別於職業型的陣頭是對外臨時招募社員,大溪社頭多是社區型代代相傳,父傳子,子傳孫,憑藉者互助與信仰,在正職工作之餘參加社務與藝陣練習。樂豳社也是如此。
關聖帝君有一女,關鳳神將出陣來
一般大溪社頭常見神將有周倉將軍、趙子龍將軍、王甫將軍、關平太子、關興太子…等,清一色以男性為主,樂豳社近年重振社務,有很多返鄉青年加入,經討論在原有樂豳社遶境陣容中(頭旗、北管、將軍、童仔與神轎),在神將將軍組中加入關鳳將軍,相傳關鳳是關公的女兒,是一位武藝高強的巾幗英雄,「關鳳將軍」一出陣就造成轟動,不僅是大溪少見的女性將軍,且由女性擔任神將腳,對於近代男女平權趨勢下有正面發展。
重拾香案文化,設計桌裙來推廣
早期六月二十四繞境路線上的店面與家戶都會設立香案來迎神拜拜,門口一張四方桌掛上八仙彩桌裙,鮮花香燭與一桌供品,但隨著時代演變,香案文化也式微,為了能讓這樣傳統保存,樂豳社設計了美麗的桌裙,提供大家索取並教導如何設香案的方法,很開心這一兩年有看到設香案的數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樂豳社銘偉的 DaxiWay – 一種結合現代與傳統的味道
喜歡大溪的100個理由:大溪的河階地形之美,一層月眉,二層老街,三層頭寮。
335桃園市大溪區順和路29號
Comments